电话:15807043324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只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。

法眼高僧

拥毳对芳丛,由来趣不同

发布时间:2022-12-18 15:59:26

拥毳对芳丛,由来趣不同。 

发从今日白,花是去年红。 

艳冶随朝露,馨香逐晚风。 

何须待零落,然后始知空。
 

  文益禅师(885-958),俗姓鲁,浙江余杭人,罗汉桂琛禅师法嗣,禅门法眼宗初祖。7岁出家,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。但他很长时间都没能开悟,直到参拜罗汉桂琛禅师,方豁然开悟,后成为罗汉桂琛禅师的法嗣。初住临川崇寿禅院,丕振宗风,前来参礼者络绎不绝。后南唐王请住南京清凉院。晚年住持金陵清凉院,故称“清凉文益”。当时,四方学人云集,不下千人,禅风大振。他去世后,南唐中主李璟谥为“大法眼禅师”,因此后人称他为“法眼文益”,又称他所开创的禅法为“法眼宗”。
 

  禅宗语录《五灯会元》记载,一次,文益禅师与南唐中主李璟一齐观赏牡丹花,李璟请文益禅师作诗,文益禅师写下这首五言律诗。李璟可是诗中高手、词中名家,但文益禅师这一首诗的确太好了,不禁让李璟击节叫好。可惜皇帝还是未能领会禅师劝其看破世间无常,及早修行的忠言。
 

  十余年后,南唐为宋所灭,李的儿子后主李煜写下了千古名句: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!”和文益禅师的“然后始知空”遥相呼应,这首禅诗仿佛是人生的预言,令人唏嘘。
 

  “拥毳对芳丛,由来趣不同”。毳指鸟兽的细毛,毳衣是朝廷礼服之一,是朝服上以五彩所绘鸟兽之形。此处指的是禅师与众多官员们同观牡丹,但彼此的情趣感受是不同的。
 

  “发从今日白,花是去年红”,人每天都在老去,头发渐渐变白,但今年的牡丹花还是和去年的一样红。在一年一度的春暖花开之时,花依旧,人已老,不禁让人心生感慨。
 

  “艳冶对朝露,馨香逐晚风”,“朝”与“晚”的时间差,点明了禅师对生命无常的感悟。牡丹虽然“艳冶”和“馨香”,好比是人生的富贵光鲜,但“朝”“晚”还是要凋落的。道出人生无常,劝皇帝不要贪图现前富贵,宜早日看破,发心修行。
 

  “何须待零落,然后始知空”世俗人理解的空,多认为死后才看到万事皆空,禅师指出,不要等到死后方知空,现前观万事万物瞬间无常就应该悟知无常即将到来。还是再三劝皇帝及早理解无常的道理,趁早修行。